在健身房、美容院办张卡,给娃报个培训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预付式消费出现在生活中,也带来诸如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等令人防不胜防的“痛点”。2025年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为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明确依据。
2025年6月27日下午,蕲春法院民一庭干警来到县城闹市大中华购物广场,向过往居民发放预付式消费维权宣传册,并针对居民反映身边存在的“办卡容易退卡难、卷款跑路”等常见套路和问题,详细讲解了预付卡消费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并梳理了法律应对措施,重点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要谨慎选择经营主体、查看商家资质、详细了解合同条款,妥善留存消费凭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结合司法实践,干警也为现场群众提出了三点小建议:一是审慎选择商家,避免一次性高额充值;二是强化证据意识,妥善保存合同、付款记录、沟通记录等,注意核对合同中关于退卡、转卡等关键条款;三是善用维权途径,遇纠纷时先与商家协商,协商未果可通过消协组织或司法诉讼等途径解决,依法维权。
现场群众纷纷表示,此次法治宣讲聚焦民生热点,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维权方法,为大家送上了“避坑指南”,切实增强了对预付式消费风险的识别能力。